星夜驰骋的仪表盘:当HMI设计遇见“速度与激情”
2025/11/07 17:18 发布,by 蔡诗奔,车载HMI
。26 浏览,日访 1
最近在打磨一个HMI设计方案时,偶然捕捉到这样一幕:
深蓝色星空背景中,左右两枚圆形仪表如飞船引擎般对称分布——左侧速度表(112km/h)的红色指针仿佛在低语“前进”,右侧转速表(5.6×1000r/min)的紫色
光晕则像在积蓄能量。
当《Symphony No...》的旋律从蓝牙中流淌而出。
我突然意识到:好的HMI设计,不该只是冷冰冰的信息载体,而是一场“人-车-环境”的无声对话。

1. 信息分层:关键数据“跳”出来
● 大数字优先:速度值“112”和转速值“5.6”采用加粗无衬线字体,即使余光扫过也能瞬间捕捉;
● 状态栏下沉:总里程(OD 99999km)、单次行程(TRIP 999.9km)和档位(N Gear)置于底部,避免干扰核心驾驶信息;
● 警示灯矩阵:顶部一字排开的ABS、TC、车门未关等图标,用极简符号传递“安全优先级”。
2. 视觉语言:用色彩唤醒直觉
● 冷暖碰撞:深蓝色背景模拟夜空,紫色仪表环则像“能量条”——转速越高,紫色越浓(红区预警则跳转红色),让驾驶员仅凭余光就能判断发动机状态;
● 动态呼吸:音乐播放时,音符图标会随旋律轻微闪烁,打破“静态信息墙”的沉闷感。
3. 交互留白:比“全面”更重要的是“克制”
你可能注意到了,界面中没有塞满所有功能入口——右侧转速表下方的水温(C-H)和油量(E-F)采用“隐藏式渐显”;
只有当驾驶员视线停留或车辆状态异常时,细节刻度才会浮现。我们相信,HMI的最高境界是“存在却不打扰”。
技术实现:从“想法”到“现实”的3个关键
● UI适配:采用矢量图形确保不同屏幕分辨率下仪表指针无锯齿;
● 动效逻辑:速度表指针转动时加入0.1s物理缓冲,模拟真实机械质感;
● 数据联动:蓝牙连接状态、温度(-26℃)等信息通过CAN总线实时抓取,避免“信息孤岛”。
写在最后:HMI设计的“温度”
当我们在讨论HMI时,讨论的不仅是“如何显示信息”,更是“如何让驾驶更有温度”。
就像这张界面里,-26℃的低温提示让寒冷的旅程多了份安心,99999km的里程数字则记录着车主与爱车的故事
或许,这就是HMI设计最动人的地方:它既是理性的“信息终端”,也是感性的“情感纽带”。